365读书

繁体版 简体版
365读书 > 何以红尘怨 > 浮梦长安背景资料之梅妃

浮梦长安背景资料之梅妃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江采萍,号梅妃,闽地莆田(今福建莆田)人,唐玄宗宠妃之一。在今莆田亦称江东妃。帝王后妃八大才女之一。

江采萍自幼陪颖,父亲极赏识,自小就教她读书识字、吟诵诗文。九岁时,就能背诵《诗经》中记载周文王后妃事迹的《周南》和《召南》两部分诗。十四岁,善吟诗作赋,自比晋朝才女谢道韫,不仅长于诗赋,还精通乐器,善歌舞,琴棋书画无所不通。

开元中,唐玄宗遣高力士出使闽越,江采萍被选入宫。唐玄宗爱如至宝,大加宠幸赐东宫正一品皇妃,封为梅妃。

梅妃喜梅,气节若梅。后被杨贵妃贬入冷宫上阳东宫。公元756年(天宝十五年),安禄山发动叛乱(史称安史之乱),唐玄宗落逃没带冷宫中的梅妃,梅妃白绫裹身,自尽而亡。

身世背景

江采萍,号梅妃,生长在悬壶济世的医道世家,家中富贵。父亲江仲逊是秀才出身的儒医,弟弟叫江采芹。江仲逊三十多岁的时候才有了这个宝贝女,所以对她疼爱有加,以《诗经·召南》里《采苹》一诗的题目为女儿名字,表示对女儿的期望。

梅妃自幼陪颖,她父亲极赏识,自小就教她读书识字、吟诵诗文。九岁时,就能背诵《诗经》中记载周文王后妃事迹的《周南》和《召南》两部分诗,并对她父亲说:“吾虽女子,当以此为志”。十四岁善吟诗作赋,自比晋朝才女谢道韫。梅妃还对琴棋书画无所不通。年将及笄,出落得丰神楚楚、知书达礼,是一位才貌双全的绝世女子。

梅妃初解人事,便爱梅如狂,江仲逊不惜重金,追寻各种梅树,种满房前屋后。在梅花熏陶下的梅妃,烙下了梅的气节,气度高雅娴静,性格坚贞;配上她渐渐出落得秀丽雅致的容貌、苗条颀长的身段,仿佛就是一株亭亭玉立的梅树。因此,远近的年轻人都感叹道:“不知谁家儿郎有此福气,能够娶得梅妃为妻,真是三生有幸啊!”

选美入宫

最终这朵惹人爱慕的梅花落到谁家园中了呢?这有福气的儿郎不是别人,正是风流豪迈一世的当朝皇帝唐玄宗。

进宫得宠

高力士早已探知梅妃喜梅花,特意在梅林深处安排下酒宴,请唐玄宗临视梅妃。梅林间江采萍为唐玄宗吹奏《梅花落》,又舞一支《惊鸿舞》。唐玄宗对梅妃爱如至宝,大加宠幸赐东宫正一品皇妃,号梅妃。命人给其宫中种满各式梅树,并亲笔题写院中楼台为“梅阁”、花间小亭为“梅亭”。梅妃的爱梅之情,惹得皇帝戏称她为“梅精”。

被困冷宫

梅妃得宠数年后,已到花甲之年的唐玄宗,未免喜新厌旧,招儿媳杨氏为贵妃,不务朝政,且多日不见梅妃。梅妃知情后觐见皇帝,赠诗讽刺。杨妃不悦,多番撒泼陷害,设法将梅妃打入冷宫。

盛筵难再

梅花绽放之季,趁杨妃不在,唐玄宗密遣贴身小太监,用梨园戏马到上阳东宫安请梅妃到翠华西阁。不料被杨妃知晓,不宣自闯,玄宗吓得抱起梅妃藏到屋内夹墙中。对于杨妃的咄咄逼人姿势,玄宗把杨妃赶回了娘家。皇帝回头再去找梅妃,却得知梅妃已被小太监送走,就将小太监赐死。叫人把梅妃留下的鞋子和头上插的钗饰封起来送去给梅妃。梅妃问使者说:“皇上是坚决不要我了?”使者回答说:“皇上并不是抛弃妃子,实在是怕太真撒野”,梅妃苦笑说:“怕因为爱我会惹胖丫头不高兴,这不是等于抛弃我吗?”。

写赋寄情

梅妃得宠时,各地争相进献梅花;可当她失宠之时。当她听到外面有驿马快跑的声音,一问方知是忙着给杨贵妃送荔枝的,而不是给她送梅花的此时的梅妃不禁泪流满面,想起了汉代长门宫陈阿娇的故事,陈阿娇千金买司马相如一赋。梅妃为打动皇帝,赠高力士千金,请他找文人写赋。高力士介于杨妃,借故推辞。梅妃便亲自写篇《楼东赋》,随附白玉笛派人送给唐玄宗。杨妃探知,请皇帝赐梅妃死,皇帝沉默不语。

谢绝赐珠

后来,唐玄宗对梅妃心有愧意,命人把外国使节进贡的一斛珍珠送给梅妃。梅妃回诗《谢赐珍珠》,不受。皇帝看完诗,指示乐府为这首诗谱一个新曲子,取名《一斛珠》。

死于叛乱

至德元年六月十三日,黎明,玄宗只与杨贵妃姊妹、皇子、妃主、皇孙、杨国忠、韦见素、魏方进、陈玄礼及亲近宦官、宫人从延秋门出走。妃、主、垦孙在外者,包括困于冷宫的梅妃,皆弃之不顾。这一天,百官皆不知皇帝已出逃。

等唐玄宗回京,派人找梅妃,下诏,只要有人找到她,官升两级,赏钱百万。有一宦官献了一幅梅妃画像,皇帝说:“挺像,只恨不是活的啊”,再在上面题了一首诗怀念梅妃。

某天梅妃托梦给皇帝,梅妃说:“当年陛下逃难时,我死在乱兵的手上,有可怜我的人,把我埋在池子东边的梅树下”。最终在温泉池边梅树底下,找到了梅妃尸体,外面用锦褥裹着,上面堆着差不多三尺厚的土。察看梅妃身上肋下有刀痕。唐玄宗放声大哭,以妃礼改葬。又命人在她的墓地四周种满各种梅树,并亲手为她写下祭文。

人物评价

梅妃在得宠之时没有仗着唐太宗对自己的宠爱残害其她妃嫔、祸国殃民,而表现出来的是大义和明理。玄宗曾问“梅妃”、为何郁郁寡欢,梅妃道:“昔太宗有贞观之治,百姓安乐。愿陛下也有开元之治”。玄宗听了,怔了一怔,然后拈须笑道:“朕早有此志,爱妃不言,朕几乎忘了。”次日,玄宗即罢了游宴,亲理万机,励精图治。梅妃受玄宗专宠达十年之久,这期间,梅妃以自己的品性和贤德影响着唐玄宗,使玄宗以德治国,整个国家继续保持着开元盛世的强盛。

梅妃是一个善于诗文、歌舞,气度高雅、美中有善,才貌双全的奇女子。也是个痴情女子,在安史之乱爆发后,仍能为负心的玄宗保住清白之身,不让叛贼污辱,自己投井自杀了,足见她是个性情至真直烈的女人。

轶事典故

斗茶作诗

又一个霜冷梅开的日子,一同踏雪尝梅的唐玄宗对梅妃说:“久闻爱妃才高,入宫前所作八赋,翰林诸臣无不赞叹称绝,卿既然酷爱梅花,何不即景作一梅花诗?”梅妃谦和地答道:“妾乡野陋质,怎能有大雅之作,谨以咏梅花小诗一首,聊为陛下佐酒。”随即信口吟出:

一枝疏影素,独抗严霜冷;

早晚散幽香,香飘十里长。

吟完,玄宗正要夸赞,忽然内臣报岭南刺史韦应物、苏州刺史刘禹锡求见(这两人的生平与梅妃生平有不符之处、待考证),这两位都是当时著名的诗人、儒官,因听说梅妃爱梅,又能吟诗作赋,心生敬慕,特挑选了当地的奇梅百品。星夜兼程,送到长安晋献。梅妃和玄宗都十分高兴,命人植在梅妃院中,重赏了韦应物和刘禹锡,并把梅妃所写咏梅诗赐予二人品尝,两位大家读后赞道:“果然诗如其人,是仙中女子呀!”这天雪霁初晴,玄宗与梅妃在梅阁临窗赏梅弈棋。梅妃自小精于棋道,两人对弈,玄宗屡屡败北,因而颇有些不悦。善解人意的梅妃起身笑道:“此为雕虫小技,误胜陛下,请不要放在心上;陛下心系四海,力在治国,妾哪里能与陛下争胜负呢!”一番话说得入情入理,玄宗也就为之心中释然了,暗暗为梅妃的贤淑达理而欣慰。

娴淑识体

唐玄宗是个重感情的人,对兄弟十分友爱,宋王成器,申王成义,是玄宗之兄;歧王范、薛王丛是玄宗之弟(此处人物生平与梅妃生平有不符之处、待考证)。玄宗即位之初,时常长枕大被与兄弟同寝,不时设宴与兄弟同乐,还曾在殿中设五帏,与各王分处其中,谈诗论赋,弹奏丝竹,议谋国事,相处得十分融洽。唐玄宗获得梅妃后,迫不及待地想介绍给他的兄弟,于是特设一宴招待诸王,席间唐玄宗向诸王称赞梅妃“吹白玉笛,作《惊鸿舞》,一座光辉”基赞赏推崇。

梅妃先是吹奏白玉笛一曲,笛音曲折婉转,引人神驰。宋王成器也善吹笛,歧王范善弹琵琶,玄宗更是妙解音律,五位兄弟都十分领会梅妃笛声的神韵。笛声刚落,梅妃又翩翩起舞,漫舞轻廻,如惊鸿般轻盈,如落梅般飘逸,五人又看得如痴如醉。舞罢,唐玄宗命人取出珍藏的美酒“瑞露珍”,让梅妃用金盏遍斟诸王,当时薛王已醉,恍惚中被梅妃的仪态迷住,一时神魂颠倒,竟然伸出脚来,在桌下勾住梅妃的纤足纠缠不放。梅妃竭力保持镇静,不动声色使力争脱,转身躲入梅阁不肯再出来。玄宗发觉后问道:“梅妃为何不辞而去?”左右答称:“娘娘珠鞋脱缀,缀好就来!”等了一会,不见出来,玄宗再次宣召,梅妃派人出来答复说:“娘娘突然胸腹作痛,不能起身应召。”没有梅妃助兴,这一夜的兄弟宴乐也就到此结束了。娴淑识体的梅妃并没有把薛王调戏她的事张扬出来。

但是薛王第二日早晨酒醒,想起昨夜宴席上的荒唐行为,不禁大为惊惧,于是袒肉跪行来到宫中,向玄宗请罪,羞愧地说:“蒙皇上赐宴,不胜酒力,误触皇嫂珠履,臣本无心,罪该万死!”唐玄宗宽容道:“汝既无心,朕也就不予追究。”事后,玄宗回后宫问起梅妃,梅妃情知薛王是酒后失态,所以不愿意让玄宗知道,担心影响兄弟之情,玄宗问她时,她还竭力否认。见她如此顾虑皇家骨肉之情,大度地息事宁人,唐玄宗对她不由得又产生了一种既爱且敬的心意。

梅妃个人作品

诗《在花萼楼》《咏梅》(回李隆基《梅亭》的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