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读书

繁体版 简体版
365读书 > 卡杀 > 第二十五章 旧时王谢堂前燕

第二十五章 旧时王谢堂前燕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因为我,”白牡丹喝了一口瓶中的牛奶,打开面包的塑料包装袋,捏出一小块面包,边吃边说,“昨天晚上,白妞想要对你不利吧。”

“岂止是不利啊!”赵英的声音,变得有些阴阳怪气了。

“她想要杀你吧?”白牡丹的眉毛一挑,嘴角挂着淡淡的笑意,并没有对赵英声音的变化意外。

赵英心中一动,等待着白牡丹的下文。

“这样的事情,花北堂也不是做第一次了。”白牡丹又捏了一小块面包,慢慢的咀嚼,慢慢的说着,“就我了解的情况,花北堂在高中的时候,为了跟别人抢女孩,打断过三个学生的腿,让一个学生失踪。”

“这四个学生当中,其中有三个是花北堂看中的那三个女孩原来的男朋友,花北堂让他们放弃,他们不同意。”白牡丹耸了耸肩,没有将赵英已经想到的结局继续说下去。

赵英的眼睛微微一闪,他没有想到自己一个寝室的这个富二代,原来从高中的就已经有过这样的恶习。

“你知道那三个女孩,后来的下场吗?”白牡丹捏着手中的面包块,却没有马上吃下去。

“我是外地考来的。”赵英老实的回答。

“最短的一个星期,最长的一个月零三天。”白牡丹轻叹了一声,将手中的面包块,丢回了手中的塑料袋里,“就甩了。”

“而且甩了之后,还不允许其他的男孩子再追求这几个女孩。最后失踪的那个,就是家里有点背景,不信这个邪,然后……”白牡丹眉毛一挑,又一次停住了话头。

赵英沉默着,心中骇然。

“如果不是对花北堂很了解的人,会觉得他家里有钱,人又长得帅,是一个标准的高帅富。”讲完花北堂高中往事的白牡丹,似乎没有了食欲,放下手中的牛奶和面包,“但是了解他的人,特别是像我这样对他知根知底的女孩,是绝对不会选他这样的花花公子。”

“但是,我想任何一个女孩,也不会喜欢一个会被花北堂吓住的人吧?”白牡丹声音一转,好看的眼睛紧紧的盯着赵英,不放过赵英脸上的任何表情。

赵英目光一闪,迎上了白牡丹紧盯的目光,他的腰背在不知不觉之间,微微挺直了起来。

看着赵英几乎微不可察的变化,白牡丹的眼中,掠过一丝欣赏。

“你是学历史的,应该知道‘旧时王谢堂前燕’这句诗吧?”白牡丹身体一旋,转向了正在冉冉升起的太阳,话题突然一转。

这是唐代诗人刘禹锡《乌衣巷》中的名句,其中的“王”与“谢”指的是东晋时声望、权势最显赫的王导、谢安两大贵族世家。

王导是东晋初年的宰相,权势显赫,威震朝野,当时有“王与马(指晋帝司马氏)共天下”的歌谣。成语中有“新亭对泣”,表示思念故国的意思,就是说的王导的故事。

一次王导与北方逃难过江建立东晋的同僚在南京郊外新亭(又名劳劳亭)饮宴。座中同僚叹息说:“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发出了山河沦陷的感叹(当时北方领土沦陷在匈奴人刘曜之手),于是在座的宾客都相视流泪。王导见此情景,愀然变色地说:“当共戮力王室(勉力国事),克复神州(收复中原失地),何至作楚囚相对(何至于那样没有出息作当年被俘的楚国囚犯那样相对哭泣呢)?”王导的话慷憾激昂,批评了在座同僚消极悲观的情绪。虽然只有这么简短的几句话,却把王导为人鹤立鸡群,见识不凡的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来。

谢安,别名安石,他是晋孝武帝的丞相,人称谢太傅,功勋卓著,曾一度辞官退隐浙江会稽东山,当时曾有“安石不出,将如苍生何”,足见他的威望之高。后复出主持大局,因此又有“东山再起”的成语,表示免职以后再度掌权的意思。后秦符坚扬言投鞭可使长江断流,率领大军进驻淝水北岸,威逼东晋,朝野震恐。谢安时任征讨大都督,他从容调度,终于大破符坚、是为军事上以少胜多的“淝水之战”。据说他侄儿谢玄从前线送回报捷书信,可是谢安得信后面上却了无喜色,对弈如故。及至下完棋返回内室,终于压不住内心喜悦,鞋后跟过门槛时折掉,他高兴得竟然没有察觉,其镇静自若,儒雅风流,在历史上一直传为佳话。

王导、谢安还与书法都大有渊源,两人都是东晋的大书法家。王导是王羲之叔父,擅长行草,《书断》称他的书法是“风棱载蓄,高致有余,类贾勇之武士,等相惊之戏鱼”。意思是说他的草书写得既饱含棱棱风骨,又高雅而有韵致;既有武士的雄伟,又如戏鱼般的灵活娇曳。王羲之书法得以成名,与王导指点是有关系的。

在东晋书坛上,王导不仅是政治上的领袖,身居丞相职位,而且在书坛上他也是名列前矛。他闲下来就喜欢弄弄笔头,挥毫不止,他学的是钟繇笔法,即使在西晋末年、天下大乱,王室南渡时刻,王导也没有忘记把钟繇的《尚书·宣示帖》藏在衣带里带到南方。足见他对钟繇书法的爱好了。

至于谢安,他是参加王羲之兰亭集会的一员,平日与王羲之诗酒唱和,书法切磋。据《书断》所述,谢安学写正、草书体就是就教于王右军(王羲之)。《述志赋》称谢安“善草正,方圆自穷”。谢安的草书在东晋是很有名气的,有副对联写道:“谢草郑兰燕桂树,唐诗晋字汉文章”,其中的“谢草”,看来就是指的谢安草书,又如宋代词人、书法家姜夔曾说过:《兰亭记》及右军诸贴第一,谢安石(即谢安)、大令诸帖次之,颜、柳、苏、米,亦后世之可观者。”由此可知谢安书法、尤其行草书的知名度是仅次王羲之的了。

不仅王导家族出了个书圣王羲之,王羲之大儿子王献之,王导之孙、王羲之之侄王洵,也在书法的成就上登峰造极。王献之在书法史上被誉为“小圣”,与其父并称为“二王”。王洵的《伯远帖》与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献之的《中秋帖》合称“三希”,被乾隆收藏在养心殿温室内。

谢安家族谢玄之孙的谢灵运更是中国山水诗派的鼻祖,他与谢氏后裔的大诗人谢惠连、谢朓,在文学史上并称“三谢”。

除了王导、谢安、谢玄、王羲之、王献之、王洵、谢灵运、谢惠连、谢朓这些在历史上鼎鼎大名的人物,在谢安家族中,还出过谢道韫这样闻名青史的著名才女。

谢道韫,出身于晋代王、谢两大家族中的谢家,东晋后期打败苻坚百万大军的一代名相谢安之侄女,后成为大书法家王羲之的二儿媳,即王凝之之妻,可谓是出身于诗书富贵之家、礼乐簪缨之族。

一次在寒冷的雪天,谢安把家人聚集在一起,跟子侄们谈诗论文。不一会儿,雪下得很大了,谢安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有人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他哥哥的女儿谢道韫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谢安听后高兴得笑了起来,后人也因此把由此把有才的女子称之为“咏絮才”。

就是这样两个曾经出过多位名人,显赫无比的家族,后来也在历史的大潮之中灰飞烟灭。

这句诗的后半句是“飞入寻常百姓家”,正是对如此名门望族的烟消云散发出了充满命运感和废墟感的深长叹息。

据说这首“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乌衣巷》,曾经还引得白居易“掉头苦吟,叹赏良久”。

赵英虽然入学时间不长,但是学习历史专业的他,怎么会对这句千古名句提到的历史典故不熟悉。

而且这句话中白牡丹没有说出的后半句“飞入寻常百姓家”,在赵英的耳中,似乎还有着另外一层隐含的意思。

在他面前,无论是白牡丹的白家,还是花北堂的花家,都是龙山市声名显赫的七大家族之一,对于他这个吊丝来说,无疑相当于古代的名门望族。

但是曾经王、谢两大家族的经历,后半句的“飞入寻常百姓家”,仿佛都在传达着白牡丹对赵英的一种暗示。

这种暗示,让赵英心中不由得一震。他没有想到,自己心中的女神,龙山大学里公认的白富美,居然会用这样一句诗,传递出了一份再明显不过的可能。

赵英深深的吸了一口气,看着站在他身边,沐浴在阳光中,半边脸好像镀上了一层灿烂光芒的白牡丹,努力稳定了一下心神,问道:“你的意思……?”

白牡丹看着冉冉升起的太阳,耳边听着赵英略带不敢置信的迟疑声音,微微扬了一下她美丽的脸庞。

“今天是第三天,我相信老鼠的变异还会继续下去,人类将不得不面对一个新的智慧物种崛起。在这个星球上,不会共存两个同样智慧而且数量庞大的种族,不是人类灭亡,就是变异老鼠被消灭。”白牡丹声音平静的说道,“在这个过程中,无数曾经显赫的家族将会倒下,无数新的英雄将会从此出现,并在新的时代建立起以他们名字命名的新家族。”

白牡丹转过身来,认真的看着心潮澎湃的赵英,轻轻的问道:

“我想要知道,很有可能是人类产生异变第一人的你。是会畏惧一个花花公子的威胁而畏缩不前;还是会坚持你心中曾经的爱意,并用自己的努力,把你心中的女孩追到手,用你的双手去保护她、呵护她?”

<a href=>起点中文网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a><a>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a>;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